《侮辱》: 当我们面对历史和战争的创伤时

 

发布日期:2017-09-02     来源:未知      阅读量:

   《侮辱》是一部由法国投资、黎巴嫩籍导演齐徳·多尔里拍摄的一部参赛片,在今年的74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中并不引人注目,没有大明星,演员来自阿拉伯世界,绝大多数观众也许从来没有听说过导演的名字。
 

 
  不过,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如同黑马,在威尼斯舞台上令大家耳目一新,受到震撼。《侮辱》故事中涉及到中东地区的战争宗教冲突历史,并非大多数人熟知的事件,但这并不妨碍观众进入和理解。战争可以不同,却都是创伤,都会造成对普通人的伤害,而这一创伤被遮掩忽略,伤疤就永远不会治愈,内心很难真正找回平静,疼痛的时候还会让人失去理智。
 
  正是因为这样,影片中的两位主人公,因为一件极小的纷争,言辞不当将对方的情绪挑起,事件一点点升级,两个人各持己见互不相让,直到更多人事卷进来,违背和超出两位当事人的控制,变成社会政治事件, 引来巴勒斯坦难民和黎巴嫩基督教派的纷争骚乱……
 
  影片深度探索的,正是这一戏剧化事件从开始到演变背后的深层原因。在个体背后,它和两个人代表的两个宗教种族、以及历史上经历的战争悲剧直接相关。 黎巴嫩和巴勒斯坦的历史纠纷,以及巴以冲突,天主教和穆斯林教……涉及到许多复杂而敏感的内容,难怪影片开场字幕,首先声明影片中的观点只代表影片本身,并不涉及任何官方表态。
 
  不过,这并不是一部讲述政治的作品,导演真正关注的是在复杂的政治背景下受到影响的人与人,人与历史、战争创伤的关系。讲述人的复杂和模糊性,这是电影艺术对人性探讨最有意思之处。2013年导演齐徳-多尔里拍摄过一部改编影片《恐袭》,那部影片因为对黎巴嫩恐袭者的讲述视角不够黑白分明,在黎巴嫩和整个阿拉伯世界遭到禁映。新片同样,导演试图保持最大可能的客观来正视对立双方的做法 :几场精彩激烈的法庭交锋戏,通过辩论律师之口,深入探究他们激烈反应的背后隐藏心理,每个人因为经历不同导致的不同立场。
 
 
  故事也有导演个人经历的烙印。做为黎巴嫩公民,儿童时的齐徳·多尔里亲历了1982年以色列入侵的血腥战争,离开后到美国求学电影。他曾一度无比憎恨犹太人,然而随着年龄增长和遇到更多人更多事,思想不再极端,开始变得成熟和审思这种对立关系,并寻找和解。这也是他在这部影片中想要表打的重要内容。这些战争受害者,历史积怨和创伤没有得到正视和解决的话,过去就会阴魂不散,附在今天活着的人们身上,痛苦,不安,并且一定会在某个时刻重新爆发。过去是敌人,战争结束了,对立关系却并没有了结。而要解决这些,我们首先应该做的,不是隐藏,只有直面这段创伤,才能真正告别曾经的痛苦经历,翻开新的一页。
 
  截止目前,这是今年威尼斯电影节看得最触动的作品。来自生活的素材,又高度艺术化的提炼展示,故事节奏稳健层层递进,不断发展,从表演、叙事、戏剧情结、摄影到影片立意各个方面,成功地将国家民族历史战争的仇恨从个人恩怨的角度,一点点放大引出,张力和悬疑从始至终。也正是因此, 这部没有明星的作品,在官方首映场放映结束后,收到无比热烈持久的欢呼和掌声。一部好的影片就是这样,让人兴奋、激动、反省、深思、乐观、积极向上。而且,它对全世界经历过战争的国家和人们,对于双方许多悬而未解的类似经历,也颇有启发意义。

责任编辑:diyi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