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猩球崛起3》动作捕捉
发布日期:2017-09-21 来源:未知 阅读量:
截止9月21日,《猩球崛起3:终极之战》内地票房累计突破5亿大关,上映七天后,其综合票房占比仍稳居50%以上,后续表现大有可期。为什么它会有如此大的魔力?除了人猿之战的故事张力,相信更让人难以忽略的是影片中无时无刻不让人赞叹的特效水平。
这项技术叫“动作捕捉”,在演技和技术越发被人们关注的当下,业内人士更愿意称它是“表演捕捉”(performance capture),因为要捕捉的不仅仅是肢体动作,还有更加复杂的面部表情。
《猩球3》上映前,片方放出一段安迪·瑟金斯变身凯撒的宣传视频,片段中,借由动作捕捉技术,安迪的脸一点点和凯撒的脸交融,外貌虽然发生变化,但表情和眼神却并无差别,效果之神让人震惊。遥想2001年安迪·瑟金斯在技术大神彼得·杰克逊的把关下变身《指环王》中的咕噜,彼时动作捕捉尚不成熟,而今技术进步之快让人瞠目,《猩球崛起》系列更是成为这项技术目前的最佳应用范例。
《猩球崛起3》上映前,维塔工作室视效总监Anders Langlands来到北京,开班揭秘了《猩球崛起3》动作捕捉的奥秘,我们随后也和他仔细聊了一下,片中哪些栩栩如生的猩猩是怎么做出来的?演员的表演又是怎么近乎完美地移植到数字模型上去的?据Anders透露,片中凯撒流泪的特写镜头,眼泪和片头的瀑布一样都是数字合成的。在感慨技术进步的同时,让人不免疑惑,真人表演和技术孰轻孰重?技术进步的当下,真人表演的前景会不会受到挤压?而动作捕捉界的无冕之王这次又值不值得一尊奥斯卡奖杯的鼓励?
他们是怎么制作出一只猩猩的?
在进入正题前,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猩球崛起3》特效团队共有998人,同时工作最多有430人;一共有1440个特效镜头,占了全片的95%;而渲染这些镜头,如果换算成一台处理器的话,一共消耗了1.9亿小时,相当于5400年的使用寿命。
需要指出的是,相比其他超级英雄电影动辄过2000,1440似乎不是很多。Anders Langlands 解释说,这是因为导演马特·里夫斯比较偏爱长镜头,镜头数不多,但每一个镜头的容量要大得多,工作起来难度也会大很多。
具体来看,他们又是怎么制作出一只猩猩的?据Anders介绍,这个过程大概有如下四步:
一、找模特,维塔工作室会从长期合作的威灵顿动物园选出一只合适的猩猩来,给它拍照,当作模特;当然不是所有角色都能找到合适的,比如片中来自动物园的那只“坏猴子”就是导演无意看到的一张照片,是唯一的参照物;
二、建模,工作室会搭建模型,具体来说,演员身上会穿上动作捕捉特质的服装,上面会有白点标示出来主要的关节,根据这些关节的位置,工作人员会预先搭建出一副骨架。因为人和猩猩的身体构造毕竟有差别,比如,肌肉是怎么连接到每块骨头的,工作人员会利用现有的核磁共振图研究猩猩的身体结构,包括骨骼、血管和肌肉,然后一层一层把不同的肌肉群附着到骨架上,再将这些骨架和肉包裹起来。最后一层,就是植发。值得一提的是,这其中,包括手、脚的形状都是动物园管理员在猩猩睡着后偷偷倒模的,包括他们皮肤的纹理也都会提前取得样本,然后把纹理传到电脑上;
三、外貌曲线图,每一只猩猩,在片中因为剧情其外貌会有所变化,工作人员会提前准备好一个变化图,比如,凯撒一开始是非常健康的,到后面受伤脸部会更苍白,嘴角会起皮,皮肤会有皲裂;
四、毛发等细节问题。毛发是重要一环,在第二步里也提到了,这里要单独提出来。一般来说,一只猩猩身上大概有500万根毛发,工作人员会一根一根种上去,能够调节每一根毛发的长短、粗细、弯曲程度。并且,根据环境的变化,毛发上会有水珠、雪花等,这些细节如何逼真生动地做出来,都需要技术人员一点一点地去完善。
另外,Anders还透露说,片中动辄成百上千只大猩猩的场景并非要一个一个建模,据他介绍,每一种类只有几个模型,大概有6个大猩猩、3个黑猩猩、几个红毛猩猩,以及几个猩猩幼崽,技术人员会调整毛发颜色等做出上百个不同的个体。
演员表演要如何完美转移到数字模型上?
相比建模,更难的是要怎么把演员的表演,具体来说,面部的细微表情,一点点转移到建立好的数字模型上去。Anders坦言:“这部电影的技术挑战有很多,比如开头的瀑布和结尾的雪崩,但是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把演员的表演如实地翻译出来。”
前面也说到,动作捕捉一是要捕捉演员的肢体动作,再者是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的话,演员在表演时要穿上特制的紧身衣,在身体关键部分贴上LED光点,红外摄影机捕捉肢体在三维空间的运动轨迹,如此形成CG动画。
和肢体动作的捕捉一样,演员在表演时脸上也要贴满类似的追踪点,头戴式高速摄影机会捕捉下面部肌肉的细微动作。Anders说这一过程需要大量的观察,因为一个细微动作的差别,整个含义就完全变了。有时候,为了追求整体表情的合理,特效团队会修改捕捉到的表情。人类跟猩猩很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口角、口鼻以及眉毛三个部分。拿口鼻部位来说,猩猩的口鼻部明显更大,当严格按照演员表演把运动轨迹复制到模型上时,猩猩的表情就会很夸张。为此,Anders举了一个例子,片中坏猴子在和人类小女孩互动时,本来是一个微笑,如果按照演员表演的弧度还原到猩猩脸上就变成大笑,表情中甚至有一丝嘲讽、威胁的意味,因此为了达到最完美的效果,他们会平衡人和猩猩的异同,在转移过程中降低演员表演的幅度,所以有些表情仔细追究起来更像人,而非猩猩。
安迪·瑟金斯和维塔团队合作过多次,技术人员对于他的脸非常熟悉。按理说,工作人员在复制他的表演的时就会更加轻松一些。但事实却并不是这样。“Andy这次的角色和之前完全不同,他经历了一个情感上的巨变,很多表情也都是我们之前没有见过的,”Anders解释说,“我们要重新调整凯撒的模型,让他的表情幅度更大,更能如实再现安迪的表演。”
电影中有很多面部特写,表情细微之处如果稍稍照顾不到,就会显得很假。特别是主角凯撒,片中有很多他的面部特写,尤其是和将军对峙时,那张脸,那双眼睛,那种饱含眼泪的注视,要如何还原表演中那种细微的表情,可是费了技术人员好一番心血。和猩猩建模一样,维塔工作室找到了很多眼球的扫描图,观察眼睛在不同光线下的变化,还有泪水在角膜和眼睑之间的形状,“我们花了很长时间让人猿的眼睛更明亮,更真实,研究光线在晶状体里如何折射,虹膜的形状,”Anders说。
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凯撒落泪的画面,泪水其实是CG合成的,“和开头的瀑布一样,都是数字合成的,只是水量少一些罢了。”泪水要如何一点点出来,汇聚在眼睛里,然后掉落,顺着脸颊留下来,这些都是特效团队的人物。而正是因为技术人员的孜孜以求,虽然是CG合成,但看起来却十分逼真。
技术 vs 真人表演:哪个更重要?
看到这里,相信你和我一样,会疑问电影中到底哪些是演员的表演?哪些又是技术的成就?对此Anders的答案非常肯定,“真人表演是一切的根基”,没有真人表演,什么都没有。
他举例说,自己最爱的电影就是《十二怒汉》,在那部电影里,导演把12个人扔到一间屋子里,他看到了最纯粹的表演的魅力。回到《猩球崛起3》,电影之所以这么好看,凯撒之所以这么抓人,最本质的原因是安迪·瑟金斯的表演,他们要做的就是研究他表演的每一个细节,最大可能地把这些细节移植到凯撒身上。
虽然技术一直在进步,但技术进步的最大的动力和最大目标仍旧是百分之百地还原演员的表演。这一次他们开发了最新的渲染软件,可以更好地模拟场景中光的细微变化等。而最大的挑战,对他们来说,永远是精确再现演员们的表演,“尤其是安迪·瑟金斯这次的角色要走到更深的地方,要怎么百分之百地把如此有力量的表演还原到凯撒的脸上。”
他回忆在后制过程中,经常发生的情况是,他们把成果拿给导演看,导演就会对比着看,一边是安迪的原始表演素材,一遍是动作捕捉后的凯撒,就会说:“我没有在凯撒身上看到安迪表演的全部,安迪的表演要有张力多了。”然后,特效团队就会领会意思回头重做。Anders最后说:“真的没有一个魔法按钮,首先要有演员优秀的表演,我们要做的就是一点一点去思考,把表演的每一个细节复制到凯撒的脸上。”
至于外界一直在热议的奥斯卡呼声,Anders表示,安迪的表演非常厉害,但是他不想去告诉学院该怎么做。
责任编辑:diyi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