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情史》揭示中国式母女关系 国内版可能会缩减
发布日期:2018-02-20 来源:未知 阅读量:
在今年华语片缺席主竞赛的柏林电影节上,《柔情史》成为中国记者最关注的电影之一,该片入围的是全景单元,主创都是一些关注文艺片、独立电影的影迷颇为熟悉的名字——监制是《长江图》导演杨超,导演兼女主角是独立女导演杨明明,另一位女主角是知名女制片人耐安,男一号的饰演者则是张献民。这样一群独立电影的幕后大咖走到台前,将亲身诠释出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当地时间2月16日,柏林电影节开幕后的第二天,《柔情史》便在柏林电影节上进行了全球首映。影片主要讲述的是耐安饰演的母亲,和导演本人饰演的女儿之间问题重重的母女关系。母女俩生活在老北京的一条胡同里,内心都有着成为艺术家的梦想,却在繁重的生活面前变得性格扭曲、人际受阻,母女俩时而互相憎恨,时而抱团取闹的关系耐人寻味。
在映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导演杨明明解释了创作由来:“这个故事跟我和母亲有一点关系,我在写剧本的时候,发现很多朋友跟母亲之间的关系都有一点像,这是我写这个剧本最初的原因吧。我不需要治愈什么,而是单纯的表达,这样的人际关系是值得被描绘的,是生活基础之上的一个狂想。”中文片名“柔情史”代表着绝望中的希望,而英文片名“女孩们总高兴”则有一种反讽和调侃的意味。
导演透露,片中演员的选角就选了三到四个月时间,边角角色经历了一系列试戏的过程,母亲的角色选择了耐安老师,她本身和这个角色是很远的,但她有很好的张力和控制力,是能带来惊喜的人。杨明明自曝她本来没想自导自演,直到开机三天前才决定亲自出演,原因是原定的女主角出了状况演不了了。在电影里,她和耐安都是全程素颜出镜,导演解释称,因为这两个角色就有丑陋的一面,如果这样的角色是化着浓妆来演的,显然就不对了。
杨明明表示,她并无将这部电影打造成“女性主义”电影的本意,有时甚至是反女性的,因为片中的女性角色都有鸡贼和猥琐的一面。以张献为代表的男性角色的设置则是为了更好地折射出人际关系,同时张献这个角色也代表着一种犬儒精神。母女俩都有各自依赖的男性,但因为自身的苦太深,给她们的性格造成了影响,就注定母女俩和男人之间的关系将走向失败。
《柔情史》中的食物是一大亮点,导演多次用食物来划分结构,诠释人物内心。对此,导演表示:“食物在这部电影里对结构起到了帮助,我用三种食物划分了三个章节。中国人对食物有特别的理解,我觉得中国人是世界上做饭最好吃的民族,但可能就是太贴近日常了。中国有过饥饿的记忆,食物代表一种苍白,一种匮乏。电影里的肉被啃成那个样子,是有隐喻意义在里面的。食物反复出现,形成了一个固有的结构,这是对电影最大的一个帮助。在这个很小的空间里,我们拍完戏剧组很多人都瘦了,因为没有地方站着,只能去外面呆着。”
曾以《长江图》蜚声国际的杨超导演是《柔情史》的监制,杨超表示,杨明明是一个掌控力非常强的导演,所以这部电影每天都按时完成了进度,比起跨越6000公里的《长江图》是一个很愉快的过程。杨超还透露,柏林公映版的《柔情史》通过了审查,“但是我们有可能会根据国内普通观众的情况,会再精剪一下,现在这个版本有点长,到时候国内的版本不会比这个长。”
责任编辑:diyinews